評量篇
*釐清的三個名詞
評量:根據標準,對所測量到的數值予以價值判斷。
進行價值觀的判斷,具有主觀性 。
例子:從甲生適應行為量表施測結果,顯示甲生生活適應不良。
診斷:分析研判影響特殊學生學習成果的現象及其原因。
常做為進一步教學策略及安置的計畫依據。
例子:丁生具有注意力不集中的特質,導致書寫緩慢。
鑑定:判定個體是否具備某種資格的過程。
具有法定意義。
例子:鑑定為乙生為中度智能障礙者。
*鑑定的功能:福利服務的決定(身心障礙手冊)、教育安排的決定(學障與資優生未有手冊)、教學設計的決定。
*鑑定的執行單位:醫療單位的鑑定(身障手冊由鄉市鎮公所發)、教育單位鑑定(鑑輔會)、現場教學鑑定(較不具法律效益)。
*鑑定的方法:
醫療單位的鑑定: 1理學檢查2基本檢查3特殊檢查
教育單位的鑑定:
1篩選:利用簡便經濟的評量工具發覺疑似身心障礙的學生,通常若屬於全
面性的篩檢工作,則會藉由普通班老師協助予以進行。
2轉介:將疑似個案隨同轉介表轉介至所屬縣市鑑輔會,通知家長,並向家
長說明在特殊教育計畫的決策過程中,所享有的權益。
3鑑定執行:個案提出鑑定申請表後,鑑定小組利用各種測驗、檢查、晤
談、觀察、評量等方法,蒐集兒童各方面資料,以鑑定學生是
否為身心障礙者?為何種類型?障礙程度如何?有無必要接受特殊
教育?等
4分類與安置:依鑑定結果為學生進行障礙類別的分類,並安置於適當的教
學環境中。在此過程中,家長應獲得測驗結果及學校任何有
觀其子女教育的決策說明,並受邀請參加教育計畫決策的會
商。
5設計教育計畫:根據鑑定與診斷結果,配合學生的能力與需要,設計個別
化教育計畫,指引未來特殊教育的執行。
6評估學生學習成效:實施形成性與總結性評量,以了解學生的學習成效及
需要。
智能障礙學生之鑑定
智能與適應行為評量為基本條件
(一)學前的甄別
=>多限於那些有明顯生理或發展缺陷的中重度智能不足
(1)胎兒期
羊膜穿刺術(染色體異常情形,遺傳症候道恩氏症候)
(2)新生兒
先天性異常篩選檢查(如苯酮尿症、先天性低甲狀腺功能症等)
艾普格檢查( Apgar test ):嬰兒出生後五分鐘內實施之。
檢查項目有五項:心跳速度、呼吸情況、肌肉張力、鼻孔對橡皮管刺激之反應、皮膚顏色
總分為十分,評分在七分以下要急救。
(3)出生至小學:基於兒童身心發展遲滯現象。
評量工具:以兒童的發展資料為主,即以一般正常兒童的發展做為比較的標準,以瞭解被評量的對象在發展上是否有明顯的偏差。
※學前不足兒童的甄別
1、社會生活能力、運動能力及語言能力之檢查
2、家族史及發展史之調查
3、醫學診斷:一般身體檢查、神經系統機能檢查、腦波檢查、聽力測定
(二)入學後的鑑定
轉介、評量、會商、安置
1、 轉介:各班導師依平日觀察及學業考核之結果,選列可能障礙之學生,並進行家庭訪問,調查兒童家庭生活能力,並徵詢其他有關教師之意見,整理在校行為表現、語文與數學基礎學力之資料。
2、 評量:請專業心理師、特教師做個別智能評量,結果顯示智能不足,應補充必要的個案資料,其中包括生長史、社會生活能力檢查、動作能力及人格測驗資料。
3、 會商:將初步鑑定之結果與家長交換意見。
4、 安置:舉行會議並決定教育輔導方案。
鑑定安置程序:
1、選定疑似對象2、實施個別智力測驗與適應行為評量3、檢查障礙類別4、補充個案資料5、綜合判斷與研判6、決定輔導方針與安置方式。
※智力測驗
1、比奈西蒙智力量表
2、魏氏兒童智力量表
3、中華智力量表
4、魏氏智力測驗第三版 6~16歲
5、修訂畢保德圖畫詞彙測驗(初步評量智能障礙工具)
將具有文化、宗教、性別或民族偏見之項目予以刪除,測量聽讀詞彙能力。刺激物的圖畫、清晰的線條,不易受形象背景困擾,對知覺有障礙的腦傷兒童很適用。
※適應行為量表:
1、修訂文蘭適應行為量表:生活自理、與人相處能力表現水準
2、中華適應行為量表:個人獨立生活能力
(三)鑑定時應注意的問題
1、不宜鑑定而鑑定”自行應驗的預言”
2、確保鑑定工具持續,越早試,誤斷越高(因為智能會成長),不可”一試定終身”。=>輕度智能障礙是否被視為智能不足,常隨年齡而有改變,其鑑定尤其持之審慎。
3、實施區別性診斷:例如道恩氏症兒童與家族文化性智能障礙學習特性差異很大,其教學成效也有所不同。
4、檢查可能的附帶障礙。
5、避免依賴單一測驗分數,減少偏失。
6、實施測驗人員未經適當的訓練,會影響測驗結果。
學習障礙兒童的鑑定
一、 學習障礙的鑑定方法
(一)病源法(醫界人士採用,實際教學上殊少意義)
(二)診療法(過程法):
(三)校標參照法:(也可稱作工作分析法)
並非兒童的心理過程,而在瞭解兒童對某些知識技能的學得與否,以瞭解兒童學習困難的確切所在。不與某一群體常模做比較,與學科補救教學更有直接的關聯。
※診療法 => 發展性學習障礙
校標參照法 => 學業性學習障礙
二、 一般的鑑定程序
(一)篩選階段(觀察)
1、 活動過多。
2、 知覺動作障礙。
3、 情緒問題。
4、 一般的定向缺陷。
5、 注意力缺陷。
6、 衝動性。
7、 記憶力與思考缺陷。
8、 閱讀、算術、書寫、與拼字方面的特殊缺陷。
9、 說話與聽力異常。
(二)轉介
(三)診斷階段
※學習障礙鑑定辦法:
統稱神經心理功能異常而顯現出注意、記憶、理解、知覺、知覺動作、推理等能力有問題,致在聽、說、讀、寫或算等學習上有顯著困難者;其障礙並非因感官、智能、情緒等障礙因素或文化刺激不足、教學不當等環境因素所直接造成之結果。
前項所定學習障礙,其鑑定基準依下列各款規定:
一、 智力正常或在正常程度以上。
二、 個人內在能力有顯著差異。
三、 聽覺理解、口語表達、識字、閱讀理解、書寫、數學運算等學習表現有顯著困難,且經確定一般教育所提供之介入,仍難有效改善。
主要評量項目:
1、 智力與學業成就的評量:
學業成就與智力潛能間所存在的差異程度。
2、 感官、動作能力及生理、情緒狀況的檢查,與環境條件的評估
3、 心理運動能力(語言能力、知覺動作能力、注意力、記憶力)
歷程測驗:
(1) 班達視動完形測驗
(2) 佛洛斯蒂視知動發展測驗
(3) 林奧動作發展量表
(4) 普渡知覺動作查核表
(5) 魏普曼聽覺辨別測驗
(6) 伊利諾心理語言能力測驗
※正式評量完後,診斷工作思考問題:
1、與兒童學習障礙有關的個人生理、心理,與環境促成因素何在?
2、根據所推定的診斷假設,學習障礙兒童所需要的補救教學方案為何?
三、鑑定上的問題
(一)學業成就與智力潛能間存著重大的差距,有主觀成分。
(二)所使用教育與心理測驗,無法發揮其預期的功能。
例子一:語言缺陷造成在測驗語無倫次被誤認為具有情緒問題。
例子二:智力測驗無法表現其應有水準,致智力偏低。
(三)診斷學習障礙所使用的測驗工具信度與效度,令人爭議。
成就測驗能否反映兒童真正的學業成就,頗令人存疑。
歷程測驗對心理運作能力評量的正確性,也是爭論不休的問題。
RTI介入效果模式的學障鑑定(較科學化)
一、 智力成就差距模式的問題
(一)智力測驗問題
(二)差距模式不能在早期階段即鑑定出學習障礙,因為差距測驗需要以學生學校成績作為鑑定標準,但在低年級並沒有適合參照點做為學業差距的參考依據,喪失在學前與低年級階段最佳介入教學的機會。
(三)差距標準模式 = 等待失敗
二、 介入效果模式的提出
※建立在:先介入服務。如果提高普通教育的品質,學習障礙學生人數就可以減少。
以RTI作為鑑定學習障礙的依據:
(一)需要高品質與研究證實有效的班級教學
(二)全面性的篩選
(三)持續的進步評估
(四)具有研究基礎的第二、第三層介入方法
(五)介入階段的進步檢核
(六)詳實的評量
※RTI是一種類似課程本位評量的模式。
※多層次預防介入模式(三層次預防模式,四個步驟介入評量過程)
三層次:
第一層次在普通班級進行
第二層次介入以固定時間、目標導向的方式,來進行小組教學
的三層次介入則進行密集與個別化的介入教學
四步驟:前三階段在普通班,最後一階段在特殊教育中實施
(一)篩選高危險群學生,在普通教育中進行。
(二)提升普通教學成效(第一層介入)
特殊教育老師協助普通班教師採用高品質的課程與教學設計,並提供教師相關與精進的專業發展,且進行八週到十週的密集教學,每週檢核學生不適應的學習效果。
(三)診斷性嘗試評量(第二層介入),以普通班教學內容為基礎,提供學生相關補充資料。
以專業團隊方式設計符合學生特殊需求的診斷教學內容,並請普通班教師進行教學。學生人數控制在3人以內,並採同質性小組教學。每週進行三次,每次30分鐘,以篩選工具或標準化測驗檢核診斷教學成效。
(四)特殊教育鑑定與安置(第三層介入)
※RTI的優點
(一)鑑定方式調整
1.強調介入先於鑑定歷程,從教學介入成效來區分學習障礙與學習困難學生。
2.以學生學習成效作為鑑定學習障礙的依據,排除因教學不當的非學習障礙學生。
3.改變學習障礙鑑定的歷程,由單點評估到線性的評估,避免單點施測時鑑定的不穩定性。
4.進行全面性高危險群學習問題學生篩選,並提早提供教學介入服務與評估,以減低學習障礙發生的可能性與學習落差。
5.改變只重視學習結果的鑑定方式,轉而重視學生在學習效率與學習結果的雙重表現,並比較學生在相同年級學生的學習表現。.
6.避免過度轉介的可能性,並減少對學習障礙的不當標記。
7.減少評估測驗的花費以及測驗結果的不實用性。
8.持續檢核學生在接受一般教育與特殊教育的進步情形。
(二)教學介入
1.強調早期介入,以降低學生學習問題的惡化。
2.強化普通班教師的教學效能,以減少學生在普通教育中出現學習困難的機會。
3.強化普通班教師在特殊教育中所扮演的角色與專業提升。
4.針對學生特殊問題需求,進行有效而密集的教學介入。
5.提供實質教育介入服務與評估成效。
6.針對特定學習問題提供直接介入服務。
7.避免等待失敗的教學介入模式。
三、在台灣學習障礙教育的省思
1、第一階段需與普師配合,因教育改革上課時數減少,提供額外的個別協助有難度。如何在學生、普師、特師創造三贏局面?
2、國內社會型態改變,愈來愈多家庭不利的低成就學生,因乏學習動機,導致學習不佳,可是他們不是在學障這區塊,這是特殊教育以外,需要被政府單位審慎關注的一群。
3.特殊教育方面,以資源班方式提供特教服務,但對於資源班應該提供的人數、節數,並沒有相關的規範,在排課上造成很大的負擔。因此在未能有效調整普通班級人數、特殊教師與特殊學生比例的情況下,若要求特殊教育老師再去輔導普通班教師的特教專業發展,將會面臨執行上的困難。
情緒行為障礙學生鑑定
一、 一般的鑑定程序
(一)篩選階段
篩選過程中,學校教師扮演重要角色,不外乎下列四方面(教師的觀察與判斷):
- 1. 教師對兒童人格的發展具有相當的瞭解。
- 2. 從教學情境中,教師可以分辨出哪些異於常態的行為。
- 3. 教師每天皆有相當長的時間可以從事兒童行為的觀察。
- 4. 教師所能觀察到的層面,涵蓋兒童的個別與團體的活動,因此教師對兒童行為所作的判斷,應有相當的信度與效度。
減少教師可能產生的主觀與偏見,篩選工具的選擇七個標準:
- 1. 教師不需外在的協助,亦能以所選用的工具去完成篩選的工作。
- 2. 所選用的篩選程序對一般教師而言需簡單易行,也不需長時間的講習或經常的督導。
- 3. 篩選的結果能發現疑似行為或情緒異常兒童的人選,使教師得以將之轉介給專門人員接受完整的診斷。
- 4. 所擇用的篩選方法不至於要求教師對兒童行為問題作診斷,對問題的成因下結論,或對行為問題擅加標記與分類。
- 5. 所選用的篩選方法應不侵犯個人的隱私權,或違反評量工作應遵守的準則。
- 6. 篩選的方法不會對任何兒童造成威脅。
- 7. 所篩選的方法,其費用應不高。
※社會測量法
首先教師可設計一些能讓班上兒童,表示他們對其他成員喜愛或嫌惡意見之問題。例如最喜歡跟誰交往,最不喜歡和誰交朋友等。其次要求班上兒童針對所提出的問題,從班上同學中提出一個或幾個人的姓名來作答。最後再根據所有提名的資料計算分數或繪製社會關係圖,以瞭解班上兒童的社會適應情形。
※需注意兒童的行為在下列幾個變項所表現的程度,已決定是否有必要轉介:
1.所表現的行為與其年齡不相配合。
2.問題行為的多樣性。
3.問題行為出現的次數。
4.兒童對其問題行為的知覺。
5.問題行為處理的困難程度。
6.問題行為對人際關係的影響。
7.人格偏異的程度。
(二)診斷階段
診斷工作五個重要的目的:
- 1. 確定兒童是否有行為問題。
- 2. 如果兒童有行為問題,則進一步確定其問題的性質。
- 3. 從各個專業的角度以探討兒童問題行為的涵蓋面。
- 4. 確定兒童可能需要的特殊服務的性質。
- 5. 規劃、設計、並協助兒童獲得能滿足其獨特需要的適當輔導方案。
資優學生的鑑定
鑑定之注意事項
(一)鑑定過程的注意事項
1.鑑定過程,應做個別評量:
評量過程中,注意個別學生反應,確保測驗誤差在最小程度
2.不可僅根據一種結果作鑑定:
應再配合其他適應量表
3.以多專業人員合作的鑑定方式運作
4.鑑定過程家長應充分參與
5.鑑定過程中應謹慎
(二)鑑定後的注意事項
1、應注意標記的現象
2、注意標記的目的與功能
3、安置後陸續作檢討
4、臨界障礙學生的處理
(配合上列智能障礙鑑定注意)
特殊學生評量之運作
(一)評量的功能
1、 學生個人資料的建立
2、 行政決定
篩選:從整體人員中選出某些特定類別的學生。
安置:選擇某些期望的對象,安排至某一個環境,以作為一系列課程計畫執行
3、 輔導決定
4、 教學介入
(二)評量的內容
生理狀態、心理表現、教育資料及社會適應。
(三)評量的方法
1、 有標準化工具的評量方法:標準化測驗
2、 無標準化工具評量:
生態評量:
動態評量:
功能性評量:
課程本位評量:
檔案評量:
實作評量:
(1) 觀察
(2) 訪談
(3) 評定量表(檢核表)
(四)評量的計畫
(五)評量的報告(IEP)
1、基本資料
2、評量目的
3、標準化測驗所得資料
4、非標準化測驗所得資料
5、結果解釋
6、建議
(六)評量之應用
評量=>教學=>評量
評量之注意事項
(一)評量過程之注意事項
1、 受試同意權
2、 依受試者之狀況設計施測情境
(1) 時間延長、測驗分段、放大字體、彈性作答、電腦輔助進行評量
(2) 個別需求度大,一對一評量
3、 彈性運用各種適當的方法進行評量
4、 非標準化測驗工具的評量,亦應注意其信效度
測驗實施之注意事項
(一)測驗工具選用之注意事項
1、 測驗版權,年代的問題
2、 依目的及對象選擇適當的測驗
目的為篩選:團體測驗
鑑定:個別測驗
就對象:受試者年齡、障礙類別、特質
3、 依指導手冊選擇測驗
4、 測驗內容避免外洩
假資優
(二)測驗過程的注意事項
(三)依測驗目的掌握測驗工作
(四)測驗後的注意事項
留言列表